首页 古诗词 鹧鸪天·手捻香笺忆小莲

鹧鸪天·手捻香笺忆小莲

五代 / 陈之邵

"窦家能酿销愁酒,但是愁人便与销。
高悬日下表无私。都中纸贵流传后,海外金填姓字时。
"穷冬到乡国,正岁别京华。自恨风尘眼,常看远地花。
病妻亲为我裁缝。袴花白似秋去薄,衫色青于春草浓。
衣衫难作远裁缝。唯愁书到炎凉变,忽见诗来意绪浓。
顾我亦相类,早衰向晚成。形骸少多病,三十不丰盈。
望黍作冬酒,留薤为春菜。荒村百物无,待此养衰瘵。
"我知世无幻,了无干世意。世知我无堪,亦无责我事。
色为天下艳,心乃女中郎。自言重不幸,家破身未亡。
今日别君心更苦,别君缘是在通州。
"陇西鹦鹉到江东,养得经年觜渐红。常恐思归先剪翅,
"迢迢香炉峰,心存耳目想。终年牵物役,今日方一往。
"徐州古丰县,有村曰朱陈。去县百馀里,桑麻青氛氲。
愁尔一朝还到地,落在深泥谁复怜。
君今夜夜醉何处,姑来伴妾自闭门。嫁夫恨不早,
"华原磬,华原磬,古人不听今人听。泗滨石,泗滨石,
"垂鞭欲渡罗敷水,处分鸣驺且缓驱。秦氏双蛾久冥漠,


鹧鸪天·手捻香笺忆小莲拼音解释:

.dou jia neng niang xiao chou jiu .dan shi chou ren bian yu xiao .
gao xuan ri xia biao wu si .du zhong zhi gui liu chuan hou .hai wai jin tian xing zi shi .
.qiong dong dao xiang guo .zheng sui bie jing hua .zi hen feng chen yan .chang kan yuan di hua .
bing qi qin wei wo cai feng .ku hua bai si qiu qu bao .shan se qing yu chun cao nong .
yi shan nan zuo yuan cai feng .wei chou shu dao yan liang bian .hu jian shi lai yi xu nong .
gu wo yi xiang lei .zao shuai xiang wan cheng .xing hai shao duo bing .san shi bu feng ying .
wang shu zuo dong jiu .liu xie wei chun cai .huang cun bai wu wu .dai ci yang shuai zhai .
.wo zhi shi wu huan .liao wu gan shi yi .shi zhi wo wu kan .yi wu ze wo shi .
se wei tian xia yan .xin nai nv zhong lang .zi yan zhong bu xing .jia po shen wei wang .
jin ri bie jun xin geng ku .bie jun yuan shi zai tong zhou .
.long xi ying wu dao jiang dong .yang de jing nian zi jian hong .chang kong si gui xian jian chi .
.tiao tiao xiang lu feng .xin cun er mu xiang .zhong nian qian wu yi .jin ri fang yi wang .
.xu zhou gu feng xian .you cun yue zhu chen .qu xian bai yu li .sang ma qing fen yun .
chou er yi chao huan dao di .luo zai shen ni shui fu lian .
jun jin ye ye zui he chu .gu lai ban qie zi bi men .jia fu hen bu zao .
.hua yuan qing .hua yuan qing .gu ren bu ting jin ren ting .si bin shi .si bin shi .
.chui bian yu du luo fu shui .chu fen ming zou qie huan qu .qin shi shuang e jiu ming mo .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野(ye)雉受惊而飞,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,野雉应声而中。
想要归返故里,寻找过去的亲情,就是这个原因了。
军中大(da)旗猎猎作响,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;看他横刀立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关塞悠远,春风难(nan)以(yi)企及,未到关前,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;关外,风卷沙尘,黄沙弥漫如云,遮天蔽日。军中鼓声,悲壮激越,直达遥远的沙漠;戍台烽火,阻隔着浩荡的黄河。想到将军所去之地,在那阴山之北;慑于将军声威,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。
请问:远古开始时,谁将此态流传导引给后代?
悲愁困迫啊独处辽阔大地,有一位美人啊心中悲凄。
派遣帷车迎你归来,空空而去空空而返。
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,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。
花开时节容易看到,一旦飘落难以找寻。站在阶前愁思满怀,愁坏了我这葬花的人。
风吹树木声萧萧,北风呼啸发悲号。
靡靡之音《玉树后庭花》,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;景阳宫中隋兵聚会,边塞的瞭望楼已然(ran)空空。
采集药物回来,独自寻找村店买新酿造的酒。傍晚的烟霭云绕在高峻如屏障的山峰,听渔舟唱晚,声声在耳。
古道的那头逶迤连绵通长安,紫色宫阙上浮云顿生,遮蔽了红日。
绣在上面的天吴和紫凤,颠倒的被缝补在旧衣服(fu)上。
《江南》佚名 古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,莲叶浮出水面,挨(ai)挨挤挤,重重叠叠,迎风招展。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,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。
  三月十六日,前乡贡(gong)进士韩愈恭谨地再拜进言给相公阁下: 韩愈听说周公作宰辅时,他是多么急于接见贤才啊,正当吃一顿饭,却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出来迎宾;正当洗一次头发,即三次握着头发出来见客.这时候,天下的贤才都已经提拔重用了,邪恶凶顽、图谋不轨、谄媚逢迎、虚伪欺诈的一流坏人,都已经清除;整个天下都已经无须担心;处在极边远地方的许多蛮夷部族,都已经归顺进贡;天时的灾害变化,昆虫草木的反常现象,都已经销声匿迹;国家的礼乐、刑政这些教化的制度都已建立;社会的风俗都已淳厚朴实;动物、植物,凡属风雨霜露(lu)所浸润滋养的一切,都已各得其所;麟、凤、龟、龙之类的美好吉祥的迹象,都已经一一出现。而周公凭着圣人的才能,借助于成王叔父这样至亲的关系,他所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,又都这样显著,那些请求进见的人,难道再有比(bi)周公更贤能的吗?不只不会比周公贤能而已,难道再有比当时的百官更贤能的吗?哪里还能有什么计策、议论能够对周公的教化有所补益呢?可是周公访求他们是这样的急切,只担心自己的耳朵有什么听不见、眼睛有什么看不到之处,自己的思索考虑有什么不周全之处,以致辜负成王托政给周公的深意,得不到天下人心。象周公这样的用心,假使那时辅佐治理奉承教化的功绩没有那样显著,又不是圣人的大才,又没有叔父的至亲关系,那么周公将没有时间去吃饭和洗头了,难道只是止于辛勤地“吐哺握发”吗?正因为他的用心能够这样,所以到现在,人们还念念不忘地歌颂成王的大德,称赞周公的功绩。

注释
橛(jué):车的钩心。
①此词调《木兰花》,《全唐诗》注曰:“一名《玉楼春》,一名《春晓曲》,一名《惜春容》。”《草堂诗余》、《词的》、《古今词统》、《古今诗余醉》等本中有题作“宫词”。
⑻夷齐:伯夷、叔齐二人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。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……遂饿死于首阳山。”
季子: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,号延陵季子,素有贤名。后常称姓吴的人为“季子”。这里代指吴兆骞。
②导:引导。《论语》作“道”,通“导”。政:政令。

赏析

 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:“白发老农如鹤立,麦场高处望云开。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首先,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: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,饱经磨难与打击,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,却顽强地生活着,永不绝望。其次,“如鹤立”三字描绘老人“望云开”的姿态极富表现力。“如鹤”的比喻,与白发有关,“鹤立”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、执着的感觉。这一形体姿态,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。最后是“麦场高处”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。“麦场”,对于季节和“《农家望晴》雍裕之 古诗”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。而“高处”,对于老人“望云开”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。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,较之直接的叙写,更为含蓄,有力透纸背之感。
  首联的“一片能教一断肠,可堪平砌更堆墙”,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《落梅》刘克庄 古诗景象,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。每一片《落梅》刘克庄 古诗都使诗人触目愁肠,更何况那如雪花般飘落下来的铺满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的《落梅》刘克庄 古诗呢?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,自然引起诗人对社会、人生的思考。
  结尾两句,感慨深沉。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,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,他为此感到苦恼,而又无能为力。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“一片伤心”;而这“一片伤心”,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。
  诗忌浅而显。李白在这首诗中,把友人逝去、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,表达得含蓄、丰富而又不落俗套,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。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、浪漫飘逸的特色,在这首短诗中,读者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。虽是悼诗,却是寄哀情于景物,借景物以抒哀情,显得自然而又潇洒。李白用“明月”比喻晁衡品德非常纯净;用“白云愁色”表明他对晁衡的仙去极度悲痛。他与晁衡的友谊,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,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。
  全诗以一天雪(tian xue)景的变化为线索,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,文思开阔,结构缜密。共分三个部分。
  整篇文章构思严谨,逻辑特征鲜明,以驳斥原有论点开篇,一步一步,有条不紊地陈述出自己的论调。不仅如此,更难能可贵的是,全文虽为古文,但词句深入浅出,即使不加注释,也可通篇阅读并把握文章主旨。
  “老病《南征》杜甫 古诗口,君恩北望心。”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,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(de qing)怀。诗人老了,病了,照理应该还乡才是,而现在却更往南走,可悲。尽管如此,诗人报国热情不减,心一刻也未尝忘怀朝廷。杜甫在成都时,代宗曾召他赴京兆功曹,杜甫没接受,后因严武表荐,授检校工部员外郎,因此他对代宗还是有着一定好感,存有一线(yi xian)希望的。这里“《南征》杜甫 古诗日”对“北望心”,为流水对,且前后两句在内容上对比鲜明,更加衬托出了诗人一生奔波无定,但一心报国的思想情怀。
  此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,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,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。一是情感上的重叠变化。首句先括尽题意,说得时诚可高兴失时亦不必悲伤;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,从反面说同一意思:倘不这样,“多愁多恨”,是有害无益的;三、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,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: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就是“得即高歌”的反复与推进,“明日愁来明日愁”则是“失即休”的进一步阐发。总之,从头至尾,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。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重叠变化。首句前四字与后三字意义相对,而二、六字(“即”)重叠;次句是紧缩式,意思是多愁悠悠,多恨亦悠悠,形成同意反复。三、四句句式相同,但三句中“今朝”两字重叠,四句中“明日愁”竟然三字重叠,但前“愁”字属名词,后“愁”字乃动词,词性亦有变化。可以说,每一句都是重叠与变化手牵手走,而每一句具体表现又各各不同。把重叠与变化统一的手法运用得尽情尽致,在小诗中似乎是最突出的。
  这是一首诗,也是一幅画。诗人以诗作画,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,就像绘制动画片那样,描绘出南园一带从早到晚的水色山光,旖旎动人。  首二句写晨景。夜雾逐渐消散,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。路边的蒙茸细草沾满了露水,湿漉漉的,分外苍翠可爱。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,然后由此及彼,依次点染。显然,它展示的是诗人清晨出游时观察所得的印象。  三、四句写白昼的景色。诗人由幽静、逼仄的林间小道来到空旷的溪水旁边。这时风和日暖,晨露已晞,柳絮纷纷扬扬,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,白花花的一片,像是铺了一层雪。阳春三月,莺飞草长,诗人沿途所见多是绿的树,绿的草,绿的田园。到了这里,眼前忽地出现一片银白色,不禁大为惊奇。惊定之后,也就尽情欣赏起这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来。  诗人在诗中着意刻画了田园生活的安逸,流露出浓厚的归隐情绪,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、无奈之感。
  “微雨”以下四句,转笔描绘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,蒙蒙细雨,时作时停,寺院的小窗,清幽妍丽,四面环山,如坐盆中,山多障日,故少见天日。草木郁郁葱葱,自生自长,苍然一片。苏轼本人对此四句诗很欣赏,自谓“非至吴越,不见此景”(见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前集)。这四句诗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。
 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。杜甫不是客观(ke guan)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,乃至横尸郊野,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、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。这就显得庄严,使“十郡良家子”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。因而,第二句“血作陈陶泽中水”,便叫人痛心,乃至目不忍睹。这一开头,把唐军的死,写得很沉重。
  诗中的“落更开”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,表现了春光未(guang wei)逝;“燕飞来”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,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:春光未逝,生机犹存的特点。
  卢僎这一首有名的五排,其妙处在于,诗人以雄劲的笔触,描写主人十月咏梅的艺术概括。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,以及把写景、叙事、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,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,使诗的(shi de)意境雄浑深远,既激动人心,又耐人寻味。
  《西厢记》和《西厢记诸宫调》相比,在思想上更趋深刻。它正面提出了“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”的主张,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。
 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“承筐是将”,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。献礼的人,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,说见上文所引《礼记》;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,《礼记·燕义》云:“设宾主饮酒之礼也,使宰夫为献。”足可为证。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,即使到了今天,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。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:“人之好我,示我周行。”也就是“承蒙诸位光临,示我以大道”一类的客气话。主人若是君王的话,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。诗之二章,则由主人(主要是君王)进一步表示祝辞,其大意则如《诗集传》所云:“言嘉宾之德音甚明,足以示民使不偷薄,而君子所当则效。”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,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,以矫正偷薄的民风。如此看来,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,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。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,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。末句“燕乐嘉宾之心”,则是卒章见志,将诗之主题深化。也就是说这次宴会,“非止养其体、娱其外而已”,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,满足口腹的需要,而是为了“安乐其心”,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,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。
 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,显示出一个傲字。傲骨嶙峋,狂荡不羁,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。在这首《《赠李白》杜甫 古诗》中,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、骨力、气度,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,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。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,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。
  宋玉的《风赋》云:“夫风者,天地之气,溥畅而至,不择贵贱下而加焉。”此篇所咏的“凉风”,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。炎热未消的初秋,一阵清风袭来,给人以快意和凉爽。那“肃肃”的凉风吹来了,顿时吹散浊热,使林壑清爽起来。它很快吹遍林壑,驱散涧上的烟云,使诗人寻到涧底的人家,卷走山上的雾霭,现出山间的房屋,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“去来固无迹,动息如有情”。这风确乎是“有情”的。

创作背景

  首先是感情强烈。开篇伊始,作者就以“噫吁贼!危乎高哉!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”的强烈咏叹,奔腾直泻,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、感慨,而后,在诗的中间和结尾,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,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,给人以一唱三叹,回环往复的感觉,读来令人心潮激荡。

  

陈之邵( 五代 )

收录诗词 (7976)
简 介

陈之邵 陈之邵,字才仲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一○九七)进士,为长乐主簿。后官宗正少卿。事见清干隆《福州府志》卷三六、干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二九。

长相思·花深深 / 梁廷标

堂下何所有,十松当我阶。乱立无行次,高下亦不齐。 高者三丈长,下者十尺低。有如野生物,不知何人栽。 接以青瓦屋,承之白沙台。朝昏有风月,燥湿无尘泥。 疏韵秋槭槭,凉阴夏凄凄。春深微雨夕,满叶珠漼漼。 岁暮大雪天,压枝玉皑皑。四时各有趣,万木非其侪。 去年买此宅,多为人所咍。一家二十口,移转就松来。 移来有何得,但得烦襟开。即此是益友,岂必交贤才。 顾我犹俗士,冠带走尘埃。未称为松主,时时一愧怀。
满池明月思啼螀,高屋无人风张幕。"
碧落三仙曾识面,年深记得姓名无。"
"闻君洛下住多年,何处春流最可怜。为问魏王堤岸下,
简书五府已再至,波涛万里酬一言。为君再拜赠君语,
闇生魑魅蠹生虫,何异谗生疑阻中。
"剪削干芦插寒竹,九孔漏声五音足。近来吹者谁得名,
"衰病四十身,娇痴三岁女。非男犹胜无,慰情时一抚。


葛生 / 邝鸾

新修履信第,初食尚书禄。九酝备圣贤,八珍穷水陆。
相看渐老无过醉,聚散穷通总是闲。"
谢守归为秘监,冯公老作郎官。
虽甘淡兮谁谓尔为良。济涓涓而缕贯,
愿一见神兮何可得。女巫索我何所有,神之开闭予之手。
岂可轻嘲咏,应须痛比方。画屏风自展,绣伞盖谁张。
逾年长倚玉,连夜共衔杯。涸熘沾濡沫,馀光照死灰。
徐徐炎景度,稍稍凉飙扇。枕簟忽凄清,巾裳亦轻健。


成都曲 / 李若虚

稻粱暂入口,性已随人迁。身苦亦自忘,同族何足言。
"红笺白纸两三束,半是君诗半是书。
"窗白星汉曙,窗暖灯火馀。坐卷朱里幕,看封紫泥书。
峨峨白雪花,袅袅青丝枝。渐密阴自庇,转高梢四垂。
生莫强相同,相同会相别。
拙定于身稳,慵应趁伴难。渐销名利想,无梦到长安。"
锡杖虽独振,刀圭期共尝。未知仙近远,已觉神轻翔。
尼院佛庭宽有馀。青苔明月多闲地,比屋疲人无处居。


昭君怨·咏荷上雨 / 张芬

公志不可夺,君恩亦难希。从容就中道,勉黾来保厘。
须臾群仙来,相引朝玉京。安期羡门辈,列侍如公卿。
多谢致勤勤,未敢相唯唯。我因前献言,此事愚可料。
平展丝头毯,高褰锦额帘。雷捶柘枝鼓,雪摆胡腾衫。
水梗漂万里,笼禽囚五年。新恩同雨露,远郡邻山川。
尔是无心水,东流有恨无。我心无说处,也共尔何殊。
常忧吾不见成人。悲肠自断非因剑,啼眼加昏不是尘。
为问西州罗刹岸,涛头冲突近何如。"


江南 / 许延礽

岸草烟铺地,园花雪压枝。早光红照耀,新熘碧逶迤。
五十匹缣易一匹,缣去马来无了日。养无所用去非宜,
可是禅房无热到,但能心静即身凉。"
金石有销烁,肺腑无寒温。分画久已定,波涛何足烦。
引出山水思,助成金玉音。人间无可比,比我与君心。"
欲日盛而星微兮,欲滋兰而歼毒。欲人欲而天从,
禅能泯人我,醉可忘荣悴。与君次第言,为我少留意。
玉钩帘下影沉沉。宴移明处清兰路,歌待新词促翰林。


水仙子·寻梅 / 再生

鹓行候晷刻,龙尾登霄汉。台殿暖宜攀,风光晴可玩。
碧草千里铺郊畿。馀霞断时绮幅裂,斜云展处罗文纰。
弓冶将传汝,琴书勿坠吾。未能知寿夭,何暇虑贤愚。
"昔为东掖垣中客,今作西方社内人。
"人情依旧岁华新,今日重招往日宾。鸡黍重回千里驾,
亭上独吟罢,眼前无事时。数峰太白雪,一卷陶潜诗。
懒镊从须白,休治任眼昏。老来何所用,少兴不多言。"
其如蓬鬓白成丝。且贪薄俸君应惜,不称衰容我自知。


梦江南·红茉莉 / 程嘉燧

山张屏障绿参差。海仙楼塔晴方出,江女笙箫夜始吹。
独喜同门旧,皆为列郡臣。三刀连地轴,一苇碍车轮。
暗插轻筹箸,仍提小屈卮。本弦才一举,下口已三迟。
常忧吾不见成人。悲肠自断非因剑,啼眼加昏不是尘。
"白藕新花照水开,红窗小舫信风回。
连延四五主,殃祸继相锺。自从十年来,不利主人翁。
"腊尽残销春又归,逢新别故欲沾衣。自惊身上添年纪,
"巫峡中心郡,巴城四面春。草青临水地,头白见花人。


对雪二首 / 曹钊

念涸谁濡沫,嫌醒自歠醨.耳垂无伯乐,舌在有张仪。
"昔到襄阳日,髯髯初有髭。今过襄阳日,髭鬓半成丝。
碧草千里铺郊畿。馀霞断时绮幅裂,斜云展处罗文纰。
归来嵩洛下,闭户何翛然。静扫林下地,闲疏池畔泉。
风弄花枝月照阶,醉和春睡倚香怀。
但有卞和无有玉。段师弟子数十人,李家管儿称上足。
梓州二千里,剑门五六月。岂是远行时,火云烧栈热。
但惊物长成,不觉身衰暮。去矣欲何如,少年留不住。


鹧鸪天·祖国沉沦感不禁 / 何慧生

鸡犬丧家分散后,林园失主寂寥时。落花不语空辞树,流水无情自入池。风荡宴船初破漏,雨淋歌阁欲倾欹。前庭后院伤心事,唯是春风秋月知。
"年来白发两三茎,忆别君时髭未生。
唯要主人青眼待,琴诗谈笑自将来。"
由兹两相忘,因得长自遂。自遂意何如,闲官在闲地。
"高墉行马接通湖,巨壑藏舟感大夫。尘壁暗埋悲旧札,
聚散期难定,飞沉势不常。五年同昼夜,一别似参商。
此时独与君为伴,马上青袍唯两人。"
昼漏频加箭,宵晖欲半弓。驱令三殿出,乞与百蛮同。


长相思·惜梅 / 赵崇怿

海气常昏海日微。蛟老变为妖妇女,舶来多卖假珠玑。
一日分五时,作息率有常。自喜老后健,不嫌闲中忙。
中间十四年,六年居谴黜。穷通与荣悴,委运随外物。
岂不见鸡燕之冤苦。吾闻凤凰百鸟主,
坐对珠笼闲理曲,琵琶鹦鹉语相和。"
南邻北里歌吹时,独倚柴门月中立。"
其下无人居,悠哉多岁年。有时聚猿鸟,终日空风烟。
但恐长生须有籍,仙台试为检名看。"